回復(fù) 馮之音 :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,當妳用別人的筆寫字的時候,前幾個字非常像被借筆人寫的,然後越寫越不像,直到變成自己的筆跡。如果有人利用這種辦法仿造簽名將會如何,比這還要奇異,說不清道不明的,我們國安十二分局遇過的比比皆是。呂喬木就是我,壹個挫人,創業失敗不算,緊跟著還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癥。思考了壹夜,不想拖累父母,決定放棄治療,找份工作給父母留點養老錢,又買了壹份意外險,受益人還是父母。就在找工作的時候,意外加入國家安全局,從此人生不再平凡!都說作者的第壹部小說其實是在寫自己,這話不假,因為直接陳述比想套口要來的簡單”
回復(fù) 姐姐的小棉襖: 這部《年輕的母親6在完整的有限公司》如今走這類路數的電影好像變得越來越多了。它們確有壹個抓眼球的概念,但和傳統意義上的“高概念電影”又不太壹樣。因為除了概念之外,它們既沒有故事,也沒有人物,往往只是靠著冷峻的攝影風格才勉強營造出壹種似是而非的氣氛來。總而言之,看了約等於沒看。挺浪費時間的。
回復(fù) 提阿拉提 : 第壹部故事講得太優秀太完整了,而且暗地裏留了那麽多可以延伸的線頭,劇組選擇了兩個:從時間上延伸——救世主不是唯壹的,尼奧經歷的已是第六次人類補完計劃;從空間上延伸——引入錫安和機械城這兩個大終端。前者很成功,後者挺失敗。全片主旨總結下來,其實只要三段對話就夠了:在錫安深夜和議長聊;在院子裏和先知聊;最後和建築師聊。中間打了壹個漫長的法國佬副本,匆促、媚俗、無聊。建築師那段我隔了十幾年才看明白:尼奧做出的選擇不是「救妹子」,而是通過拒絕背人類補完計劃的鍋,選擇了代表著自由意誌的「選擇」本身。。